function T(n){document.getElementById("ArticleCnt").style.fontSize=n+"px";}
手机端微信 注册登录
18039370696hcmmt@qq.com

姚旺善 | 一把刻刀巧雕出花鸟,不追名逐利只为喜好

2019-10-18 14:30:14   

  初遇姚旺善的时候,他给人一种平和之感,虽然在玉雕行业奋斗了17年,却给人一种不显山不露水的感觉,默默的在玉雕行业中耕耘着。正是因为这份执着与勤奋,姚旺善在玉雕行业中获得了不少奖项,尤其是在“仿古”、“巧雕”“镂空雕”等领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。

  在“快餐文化”盛行的今天,姚旺善却依旧淡薄名利,他执着,执着努力不断提升雕刻技艺;他坚定,坚定在喜欢的领域突破自我;也许这正应了他说的那句话,我只是个“匠人”,匠人就要有一颗“匠心”。

  形·意,需融会贯通

  观石是姚旺善经常做的事情,有时一看就是一天!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在发呆,姚旺善讲到这样的观石过程会让他放空一切,找到石头的“灵魂”!但是怎么才能释放石头的灵魂呢,那就需要“观其形,拟其意”,再根据石头的特点进行雕琢,让型和意得到完美的融合!

  其实在雕琢过程难免会出现一些小阻碍,因为玉石存在不可控性,雕琢时会遇到瑕疵或者不同的色彩。这时就到了考验“功力”的时候了!巧用瑕疵作为亮点这就是“巧雕”,有着“画龙点睛”的妙用!而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就靠“镂空雕”完成了,似乎一触碰就活了一般!在画面中添加“仿古”的雕刻,让现代人感受一下五千年文化的精妙,这也是姚旺善想要通过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愫!姚旺善在这三种技法上不断的钻研,不断的提升,三种技法融汇贯通,创造出了专属于自己的风格!

  巧雕·创新,在不断突破

  17年前姚旺善遇到了林知金先生,正是这样的“巧遇”才开启了他的玉雕生涯。随后又跟随玉雕大师尤昌明、施宗颖先生继续深造学习。

  尤昌明先生在花鸟仿古中造诣很深,再加上独特的想法,姚旺善跟随其学习,玉雕技术有了不小的突破。俗话说“术业有专攻”,就是在尤昌明先生的专业指导下,姚旺善开启了自己的雕刻之旅,尤其是“巧色”技艺就是在这时候得到升华的。

  巧色也称俏色,它是一种独特的雕刻手法,也可以说是一改常规,打破了故有的思维。因为一块玉石很难会光洁无暇,大多数的雕刻师都会避开瑕疵,然后再做创作。而姚旺善却反其道而行之,看到玉石上的瑕疵就会莫名的“兴奋”,因为这又到了挑战自我的时刻了。

  随着技法的不断加深,姚旺善呈现出来的雕件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,精湛的雕刻工艺配上巧妙的创意,一下子释放出了玉石的灵魂,让一块石头活了起来。

  匠人·思考,需相得益彰

  我们在欣赏姚旺善的作品时,都会被这种创新所感染。殊不知这些创新的背后需要多少日夜的思考。一块石头到手,如何巧妙的利用,雕刻出意想不到的雕件,这不仅考验刀工,更考验的是脑力。

  姚旺善曾回忆到在雕刻《圆满》的时候,小的瑕疵点有三个,而且颜色不同,怎么才能让这些小细节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呢?于是翻开各种典籍寻找灵感,最终在顾恺之的书画中找到了想要的画风,那就是“化繁为简”,于是一幅普贤菩萨坐骑六牙白象图呈现在面前了。小的瑕疵点也能为了点睛之笔,点醒了白象,点活了菩萨!

  花鸟是姚旺善比较擅长的,也是师傅尤昌明一直都让自己不断钻研的领域。花鸟的自然世界是博大的,只有洗尽铅华,忘情于自然才能让自己蜕变。师傅的这句提点成为了姚旺善一直努力的目标。

  寄情于花鸟之中,姚旺善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之路,这条路也正是自己不断思考的结果。每一次的花鸟雕琢,他都会在眼睛上做文章,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把眼睛雕得传神了,一件作品也就活起来了,而这些花鸟的眼睛正是运用了他苦心钻研的巧色。

  “洗尽铅华,尽情自然”说的似乎很轻松,但是在这个追逐名利的时代,想要真正做到却不易,而姚旺善恰恰做到了。他不迎合任何人,也不迎合时代,只是简单的做着自己喜欢的巧雕,也许正是这样的心性,才让姚旺善的作品有了灵气。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著名艺术家黄月做客北美KAZN AM1300电台总部接受直播专访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热点话题

$(function () { $("#tabs1 a").mousemove(function (e) { $(this).tab('show'); }); });

热门视频

互联网

window._bd_share_config={"common":{"bdSnsKey":{},"bdText":"商业互联网","bdMini":"2","bdMiniList":["mshare","qzone","tsina","weixin","renren","tqq","tieba","sqq","meilishuo","mogujie","diandian","huaban","people","copy","print"],"bdPic":"","bdStyle":"1","bdSize":"24"},"share":{}};with(document)0[(getElementsByTagName('head')[0]||body).appendChild(createElement('script')).src='http://bdimg.share.baidu.com/static/api/js/share.js?v=89860593.js?cdnversion='+~(-new Date()/36e5)];  $(window).load(function(){ $('.str3-2').liMarquee(); $('.str4').liMarquee(); }); (function(){ var bp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script'); var curProtocol = window.location.protocol.split(':')[0]; if (curProtocol === 'https') { bp.src = 'https://zz.bdstatic.com/linksubmit/push.js'; } else { bp.src = 'http://push.zhanzhang.baidu.com/push.js'; } var s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"script")[0]; s.parentNode.insertBefore(bp, s); })();